格菲妥单抗(Glofitamab)的长期安全性数据主要来自多项临床研究的中长期随访,其核心风险与可控性要点如下:
⚠️ 长期治疗中的核心风险
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):
长期表现:主要集中于治疗初期(尤其首次递增剂量阶段),后续周期发生率显著降低;绝大多数为1-2级(≥94%),3级以上发生率仅约2.3%。
管理策略:阶梯剂量递增+奥妥珠单抗预处理可将严重CRS风险降至最低,长期治疗中无需持续干预。
血液系统毒性:
持续性影响:中性粒细胞减少(23%)、血小板减少(15%)可能贯穿治疗全程,但通过剂量调整和支持治疗可控制。
感染风险:因淋巴细胞持续低下,长期治疗中细菌/病毒感染发生率达35%,需定期监测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。
肝肾功能异常:
约12%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,多为一过性;肾功能损害罕见(<5%),但需定期监测肝酶及肌酐。
展开剩余60%📊 长期随访安全性数据
观察指标 数据(中位随访24-32个月) 来源
严重不良反应率 78.3%(3级以上) 套细胞淋巴瘤研究
治疗相关死亡 5%(多因感染或疾病进展) 同上
CRS累积发生率 ≤44.2%(联合治疗),严重事件集中于前2周期 DLBCL研究
💎 特殊人群长期安全性
CAR-T治疗失败患者:
安全性特征与总体人群一致,未发现新增风险;中位OS达14.7个月,证实长期耐受性。
老年/体弱患者:
联合“轻化疗”方案(如R-Pola-Glo)的3级以上血液毒性较低,适合长期维持治疗。
🔍 长期获益-风险平衡
深度缓解持续性:治疗结束(EOT)时达到完全缓解(CR)的患者,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66.6%。
停药后安全性:多数不良反应随治疗终止消退,无证据表明存在延迟性器官损伤。
注:长期用药需在血液科专科监测下进行,重点防范感染及血液学毒性。
温馨提示:以上资讯由香港登越药业整理编辑(如有错漏,请帮忙指正),提供全球最新上市药品的资讯,具体用药指引,请咨询主治医师。
发布于:中国香港汇盈策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